难兄难弟#
曾几何时,我还是一个喜欢买书的楞头少年,多少抱着一种 “不管买了看不看,先买再说,总有时间看” 的心理,而且一买就是好多本(主要还是想凑满减 ^_^)。因此,我身边现在还有好多本 “新书”,有没拆封的,也有拆了封照过面的。近日,拿了一本叫《世说新语》的来读,书名自然是不陌生,高中就略有耳闻,还没有看多少,但打算试着读下去。
书的前言部分称这是一部中古文化的百科全书,也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中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品。看来是一部历史地位很高的作品,应该值得一探究竟。
该书第一卷为 “德行”,讲述了许多重贤推德的故事,展现了东汉时期人物品藻的风尚。其中有一篇名为‘难兄难弟’,内容如下:
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,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,争之不能决,咨于太丘。
太丘曰:“元方难为兄,季方难为弟”
这里的大概意思就是说陈元方的儿子陈长文才智杰出,和陈季方的儿子陈孝先争论他们父亲的功德,两人无法决断高下,于是去咨询祖父太丘,太丘认为两人才德相当,难分高下。这个故事大致表现了世家大族对名声的重视、及播扬声名的自觉。
这里‘难兄难弟’应该为第二声,表示不容易的意思。可见,难兄难弟
这个成语是一词多义,通过查阅得知,该成语在当今使用时表示的意思(即第四声)出自一首元曲:
折桂令 - 湖上别饮
张可久
傍垂杨画舫徜徉。
一片秋怀。万顷晴光。
细草闲鸥。长云小雁。乱苇寒响。
难兄难弟俱白发相逢异乡。
无风无雨未黄花不似重阳。
歌罢沧浪。更引壶觞。送别河梁。
古人用来褒扬德行高尚的成语,经过历史发展,多了一层贬义或讽刺的意思,还是非常有趣的